•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领导团队
    • 组织机构
    • 学院宣传片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专家学者
    • 博导风采
    • 硕导风采
    • 教师骨干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动态
    • 系部专业
    • 课程思政
    • 实践教学
    • 学科竞赛
    • 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动态
    • 专业概况
    • 基地建设
    • 管理制度
  • 学科科研
    • 学科概况
    • 科研动态
    • 共建平台
    • 科研成果
  • 党建党群
    • 组织机构
    • 双创专题
    • 党史学习
    • 主题教育
    • 党建工作
    • 教工之家
    • 学习园地
  • 学团工作
    • 学团动态
    • 公寓党服
    • 资困助学
    • 经济学子
  • 招生工作
    • 本科生
    • 研究生
    • 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实验班
  • 就业与校友
    • 就业动态
    • 就业信息
    • 毕业寄语
    • 校友工作
  • 审核评估
  • 翠湖书院
    • 书院动态
    • 通知公告
    • 值班安排
    • 习近平经济思想宣讲
    • 心晴驿站
    • 创新创业
重庆工商大学| 招生专栏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领导团队
    组织机构
    学院宣传片
  •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专家学者
    博导风采
    硕导风采
    教师骨干
  • 本科生教育
    教学动态
    系部专业
    课程思政
    实践教学
    学科竞赛
    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 研究生教育
    培养动态
    专业概况
    基地建设
    管理制度
  • 学科科研
    学科概况
    科研动态
    共建平台
    科研成果
  • 党建党群
    组织机构
    双创专题
    党史学习
    主题教育
    党建工作
    教工之家
    学习园地
  • 学团工作
    学团动态
    公寓党服
    资困助学
    经济学子
  • 招生工作
    本科生
    研究生
    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实验班
  • 就业与校友
    就业动态
    就业信息
    毕业寄语
    校友工作
  • 审核评估
  • 翠湖书院
    书院动态
    通知公告
    值班安排
    习近平经济思想宣讲
    心晴驿站
    创新创业

本科生教育

  • 教学动态
  • 系部专业
    一流专业
    一流课程
    一流教材
    教改项目
  • 课程思政
    课程建设
    教改项目
  • 实践教学
    毕业论文
    毕业实习
    认知实习
    创新创业实践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科技创新基金
  • 学科竞赛
    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流通业经营模拟竞赛
    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
    科技创新基金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其他赛事
  • 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本科生教育
  • 教学动态
  • 系部专业
    一流专业
    一流课程
    一流教材
    教改项目
  • 课程思政
    课程建设
    教改项目
  • 实践教学
    毕业论文
    毕业实习
    认知实习
    创新创业实践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科技创新基金
  • 学科竞赛
    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流通业经营模拟竞赛
    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
    科技创新基金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其他赛事
  • 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动态 >> 正文

《中国教育报》报道宣传我院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工作

2022年11月23日 10:22 李敬 宋瑛 李然 点击:[]

  今日,《中国教育报》对我院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报道宣传,原文如下: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四融合”协同 “五个一流”建设 育经济学人才


经济学院大型会展公益服务实践团学子积极参与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暨2022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论坛志愿服务工作

经济学院“数商兴农共富裕”綦江乡村振兴促进团成员在双龙村劳动教育基地参与劳动

经济学院首届经济论坛及春禾奖学金颁奖典礼


   新时代赋予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新使命,在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的背景下,作为培养“经邦济世”之人才的经济学专业,理应扎根中国大地、响应时代号召,加快推进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中国经济学一流人才。作为重庆市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通过“四融合”协同育人和“五个一流”建设,培养德才相济的中国特色经济学人才。


   致力强化科教融合、理实融合、产教融合、学科融合“四融合”协同育人,为“中国特色”经济学人才筑牢实践之根


   (一)促进科教融合


   科研学分进培养方案。设置3学期、2学分/学期的“科技创新模块”和“科研学分”,学生通过论文发表、申报和参与课题获得学分。


   科研项目进课堂。乡村振兴、美丽中国、“一带一路”等领域的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内容广泛融入专业课程。


   科研成果进学生项目。依托教师科研成果,学生获得“挑战杯”“互联网+”等省部级竞赛特等奖和一等奖5项、大创项目12项,85%以上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来自导师科研项目。


   学生进教师科研团队。70%以上学生有跟随教师基层调研经历,其中经济学专业学生全部参与。


   (二)推进理实融合


   构建四年不间断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理论、工具、写作、实验实训“四位一体”的理实融合课程体系,实践学分超过总学分30%,形成“认知实习—实验(实训)课程—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四年不间断的实践实训培养体系。实施专业导师、学科竞赛、实习实践、毕业论文、就业“五合一”指导制度。


   强化学科竞赛与创新实践活动。在重庆高校率先设置2学分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实践出真知。近三年,100多名学生参加全国性学科竞赛并获得全国特等奖5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30项,20余名教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持续8年开展暑期专业社会调研,通过洞察世情、国情、民情、乡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5年形成学生优质调研报告120余篇。


   拓展学生实习实践合作基地。建设校外实践基地20余个,每年40余名学生到三峡库区开展两个月以上挂职实习,定期选派学生赴市区县级政府部门实践学习。


   (三)深化产教融合


   精准服务国家与地方发展的智库建设。优化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和考核细则,吸纳学生进入智库团队,近5年由师生联合完成的智库成果得到领导批示及采用102项。


   承担地方委托课题。完成《重庆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重庆市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融现实经济问题于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等课程教学,丰富教学理论知识,提升教学实践水平。


   通过内培外引联合打造“双师型”团队。连续10年每年邀请行业精英30余人进课堂,支持教师到政企挂职锻炼,李敬担任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专家,曾庆均担任重庆市商贸流通咨询专家,郑强、车四方、张驰等到重庆市政企部门挂职锻炼,政学产学合作创新促教学相长。


   (四)探索学科融合


   建设学科交叉前沿课程。开设人工智能、互联网经济、“大数据+”贸易、商业数据挖掘与分析、法经济学等跨学科前沿课程,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


   提升学生跨学科综合素养。以问题为导向,在“挑战杯”、数学建模、创新创业实践等活动中组建跨学科学生团队、促进跨学科知识融通。


   鼓励教师跨学科合作创新。建设跨专业创新团队12个,其中立项市级虚拟教研室1个、校级4个,鼓励校际、院际、校企人才和学术交流,举办“中国发展经验及其启示”“中国发展经济学学者论坛”等国内外重要学术研讨会。  


   建设信息技术交叉应用的新文科实验室。推进“教学、实践、研究”一体化的宏观经济运行模拟、金融计量分析、实验经济学等特色实验室建设。


   系统实施课程、教材、师资、平台、制度“五个一流”建设,为“中国特色”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坚实保障,创新夯实质量之本


   (一)建设一流课程


   聚焦“金课”建设。以“双万计划”为抓手构建国家、市级、校级三级一流课程培育体系,发挥区域经济学、世界贸易组织等国家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市级一流课程示范作用;立足“四中四新”课程(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中级政治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互联网经济、大数据经济学、数据挖掘与分析)打造“金课”“两性一度”。


   做实做细课程思政。牵头建设重庆工商大学市级、校级两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打造示范课程、教学名师与团队,开发中国特色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实现课程思政覆盖全体教师、全部课程、所有教学环节。


   推动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建成涵智楼智慧教室和校、院在线课程建设中心,运用超星、雨课堂、企业微信等多类型智慧教学工具,以先进的智慧环境、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教学模式,打造了“区域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等一批市级和校级线上课程与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学校获评2019年度国家教育部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


   (二)培育一流教材


   加强自编教材建设。出版《经济学通论》《区域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教程指导》等20余本教材教辅,其中《零售学》获批“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市级重点建设教材。


   推进信息化教材资源建设。在线教学资源库覆盖所有课程,推动“政治经济学Ⅰ”“微观经济学”“贸易经济学”等12门专业课程在全国性课程平台上线,建成长江经济带、三峡库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数据库等特色教学资源数据库。


   (三)打造一流师资


   高层次师资为本科生上课。团队拥有国家教指委委员3人、国家人才6人、省部级人才31人、重庆市教指委委员7人,全部为本科生授课;聘请万广华、齐建国、鲍曙明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成员担任学生科研导师,聘请政府部门专家担任事业导师,为“四融合”协同育人提供师资保障。经济学拔尖人才基地有65名专业教师,其中高级职称占比94%、博士占比82%。


   “四位一体”导师团队。开设经济学拔尖人才实验班,坚持小班化、导师制、个性化培养,设立学业导师、科研导师、生活导师、事业导师,分别由教授专家、青年博士、辅导员、政府部门及企业专家担任。打通本硕导师实施“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硕士导师占实验班学业导师的比重达40%以上。


   注重青年教师引培。近年新进博士教师20人/年,年均外派博士教师境外访学10人/年,培养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巴渝青年学者、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8人,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0余项。


   (四)构建一流平台


   科研实践平台。建有国家教育部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2个国家科研平台;建有区域经济研究院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和重点实验室11个。


   教学实验基地。拥有经济管理国家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2个国家教学实验平台;打造了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社会应用统计实验室、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实验室等20余个省部级和校级实验室。


   实习实践基地。建成国家经济学实践教学基地1个(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商社集团教学基地),与阿里巴巴、北京奥维大数据、中国大龙网等企业共建实习实践教学基地20余个。


   (五)创建一流制度


   完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建立经济学专业建设专家委员会,有一半的专家来自政府部门、兄弟高校和行业企业;建立“校—院—系”三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度、“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出台本科教学工作考核与激励制度、“新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试卷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为教学良性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构建“校—院—系—教研室—课程组”五级教学组织体系,所有专业核心课建立课程组,大类基础课全部实现集体备课与教考分离,建成市级虚拟教研室1个、校级虚拟教研室4个、跨学科课程组4个。


上一条:中国人民大学仇焕广教授为经济学实验班同学作专题讲座
下一条:重庆市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工作推进会暨示范基地建设研讨会顺利召开

【关闭】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田家炳书院 邮编:400067

Tel:023-62769376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2021 版权所有

  • 经济学院官微

  • 东南亚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