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领导团队
    • 组织机构
    • 学院宣传片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专家学者
    • 博导风采
    • 硕导风采
    • 教师骨干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动态
    • 系部专业
    • 课程思政
    • 实践教学
    • 学科竞赛
    • 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动态
    • 专业概况
    • 基地建设
    • 管理制度
  • 学科科研
    • 学科概况
    • 科研动态
    • 共建平台
    • 科研成果
  • 党建党群
    • 组织机构
    • 双创专题
    • 党史学习
    • 主题教育
    • 党建工作
    • 教工之家
    • 学习园地
  • 学团工作
    • 学团动态
    • 公寓党服
    • 资困助学
    • 经济学子
  • 招生工作
    • 本科生
    • 研究生
    • 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实验班
  • 就业与校友
    • 就业动态
    • 就业信息
    • 毕业寄语
    • 校友工作
  • 审核评估
  • 翠湖书院
    • 书院动态
    • 通知公告
    • 值班安排
    • 习近平经济思想宣讲
    • 心晴驿站
    • 创新创业
重庆工商大学| 招生专栏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领导团队
    组织机构
    学院宣传片
  •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专家学者
    博导风采
    硕导风采
    教师骨干
  • 本科生教育
    教学动态
    系部专业
    课程思政
    实践教学
    学科竞赛
    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 研究生教育
    培养动态
    专业概况
    基地建设
    管理制度
  • 学科科研
    学科概况
    科研动态
    共建平台
    科研成果
  • 党建党群
    组织机构
    双创专题
    党史学习
    主题教育
    党建工作
    教工之家
    学习园地
  • 学团工作
    学团动态
    公寓党服
    资困助学
    经济学子
  • 招生工作
    本科生
    研究生
    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实验班
  • 就业与校友
    就业动态
    就业信息
    毕业寄语
    校友工作
  • 审核评估
  • 翠湖书院
    书院动态
    通知公告
    值班安排
    习近平经济思想宣讲
    心晴驿站
    创新创业

翠湖书院

  • 书院动态
  • 通知公告
  • 值班安排
  • 习近平经济思想宣讲
  • 心晴驿站
  • 创新创业
翠湖书院
  • 书院动态
  • 通知公告
  • 值班安排
  • 习近平经济思想宣讲
  • 心晴驿站
  • 创新创业
当前位置: 首页 >> 翠湖书院 >> 书院动态 >> 正文

如何应对心理压力

2014年05月12日 11:17 管理员 点击:[]

   一、心理压力的定义

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压力事件反应时所形成的一种持续紧张的综合性心理状态。有三种含义:一是指现实存在的具有威胁性的刺激,即压力源;二是指人对压力事件的反应;三是指由威胁性的刺激带来的一种被压迫的主观感受,即压力感。

二、心理压力的来源及相关因素

来自家庭的压力:包括复杂的亲情关系、子女成长问题、婚姻恋爱关系、家庭发展问题、家庭成员的重大事件等。

来自心理的压力: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

来自生理的压力:包括健康状况问题、个人形象问题等。

来自社会的压力:包括战争、天灾人祸、社会发展迅速、各个行业的竞争、人际关系、挫折、冲突、生活变化等。

三、心理压力的应对过程

按生理上的不同反应分为两个时期:

1、感受期:由刺激的出现,通过感受产生情绪,随后人的体温与血压均下降,肌肉松驰,显示缺乏适应能力。如果压力的情境持续下去,即进展到下一时期。

2、反应期:人体出现相应的反应,肾上腺分泌增加,继而全身生理功能增强,进入抗御阶段。如果压力情境一直持续下去,个体的适应能力就会下降,直至精疲力竭,陷入崩溃状态。

四、心理压力的表现

产生心理压力时的躯体反应:1、肌肉紧张——心跳加速、呼吸急促;2、大汗——瞳孔散大、过分警觉、四肢酸软、消化不良、尿频;3、胸闷——突发疼痛或抽搐、便秘或腹泻;4、疲倦和乏力——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烦躁、腰酸背痛、坐立不安、口干舌燥、恶心。

产生心理压力时的情感变化:压力感、精神紧张、难以放松、无聊空虚、持久的恐惧或忧虑、易怒、抱怨、自相矛盾、挫折感和攻击倾向、注意力不集中、动作迟缓、黯然神伤、心神不宁、疑心重重、优柔寡断、社交困难和失败的恐惧感、麻木不仁、厌世、无精打采、崩溃感、濒死感。

上班族会有类似的感慨:“现在上班很累,下班更累,出去玩没时间,吃饭怕发胖,去商场一见那么多人心里就烦。总之一句话,没意思!什么都没意思!”

五、心理压力的结果

据相关机构预测,如果不采取行动,精神和行为失调增加的速度之快足以在2020年之前超越公路意外、艾滋病和暴力,成为失去工作能力而无法工作甚至早夭的主要因素。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自杀未遂200万人,为15-34岁死亡首因。美国每年有3000亿美元的损失都是由压力造成的,欧盟每年也因工作压力太大,丧失20%的劳动力。

上一条:如何调节心理压力
下一条: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关闭】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田家炳书院 邮编:400067

Tel:023-62769376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2021 版权所有

  • 经济学院官微

  • 东南亚研究中心